2014年1月1日
中国之治国方略,一向文武并用,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戡祸乱,相得益彰。科举制度也分文武之道:以文举取文人,以武举选武将。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从武则天702年设立“武举”始,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武举制度被废止,武科的历史并不比文科短太多。白洋之前讲过,文状元这个群体,真正建功立业,甚至青史留名者,是极少数,其实武举的成才率更低。历史上由武举出身的著名武将屈指可数,比如本文提到的唐代的郭子仪、明代的尹凤和戚继光等人。
据《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二·郭子仪》:“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长七尺二寸。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古代把“异常优秀”的人列为“异等”,比如汉武帝为选拔社会人才而颁布过一道诏书——《武帝求茂才异等诏》,“茂才”,指优秀的人才;“异等”,指才能卓越的人。但是,无论郭子仪是多么的出类拔萃,在宋朝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一说,郭子仪并非“武状元”。
武举出身的人,身体素质肯定有过人之处,但郭子仪的身子骨尤其硬朗。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栉风沐雨、戎马一生的郭令公竟然活了85岁,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紫微斗数全书》收录了郭子仪之命:“权禄夹命之格,又兼昌曲加会,无不富贵之论”。
郭子仪生于697丁酉年,和这张命盘的年份吻合。但是郭子仪的生日暂不可考,姑且收录于此,仅供学者参考。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尹凤的八字是:
天干三个庚字,地支申、辰,天干透癸水,按“井栏叉格”论。这八字和《渊海子平》所载“郭统制”之命(戊申、庚申、庚申、庚辰)相似。
《滴天髓》:“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锐”。书曰:“秋金锐锐最为奇,壬癸相逢总不宜,如逢水火来成局,试看福寿与山齐”。七月庚金司令,刚锐至极,专用丁火煅炼。1544年,尹凤走到丁火大运。1546丙午年,丁火得禄,尹凤夺得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1547丁未年,大运、流年都透了丁火,尹凤一鼓作气势如虎,成为丁未科武举会试“武状元”。
尹凤早年一直在福建沿海与倭寇作战,功劳不小,官职不大,这既与朝廷之昏庸有关(明世宗嘉靖帝曾28年未上朝,首辅严嵩擅权误国),也与他的运气有关。尹凤建功立业之时,正好走到辰运,辰是湿土,土能泄火,又能埋金。1564年之后,尹凤走廿年的财运,财生官旺。恰逢明世宗死、明穆宗登基,尹凤又被启用。明神宗时,尹凤“累官署都督佥事(正二品),提督京城巡捕”,类似如今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另一个抗倭英雄戚继光,其八字是:
“财星用劫格”之人,都有个特点——不依赖组织,不信任制度,却擅长通过私人关系寻找出路。戚继光本来是个“官二代”,1544年,年仅17岁的他袭父职而从军。这种“子承父业”当上的“官”,难免被人轻视。所以他又参加乡试,中了武举,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戚继光的父亲死的早,很多事情靠他的妻家施以援手。他的岳父官至“总兵”,是个“正三品”高干,能量非一般。不过,戚继光后来官运亨通,关键在于他找到了一个“超级后台”——张居正。1582年,张居正病死,戚继光立刻被弹劾免职,可见二人的关系非同寻常。
排出戚继光的紫微斗数命盘,命宫在子地,无主星,迁移宫主星天同+太阴(化权)+擎羊,也是“马头带剑”格局。《太微赋》:“马头带剑,镇卫边疆”,与其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互相呼应。但是,戊年生人,太阴化权,官禄宫又借会天机化忌,格局不如丙年生人,因不得禄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