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2011年6月6日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而设立的。其实,在屈原之前,民间已经存在一个类似的节日,但是在屈原投江之后,端午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被最终确定下来,因此端午节和屈原是两位一体的关系。

“端”即“开端”,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也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五月正好对应“午”,五、午同音,因此“端五”最后演变成了“端午”。

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又是恶日,五月五日是既恶又毒,五毒俱全。《史记·孟尝君列传》提到孟尝君的生日是五月五日,其父甚忌惮,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简直把孟尝君当做瘟神下凡。东晋大将王镇恶,生于五月初五,家人以为不祥,其祖父、前秦丞相王猛却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因此亲自为其取名曰“镇恶”。宋徽宗赵佶亦因为生于五月初五而从小被寄养在宫外。

至于古人惧怕五月初五的原因,白洋认为,首先与国人对神鬼的敬畏心理有关,认为鬼怪都集中在这天出来害人,所以要辟邪。其次,五月是仲夏,天气又湿又热,人畜易生病,瘟疫易流行,蛇虫鼠蚁都蠢蠢欲动,不能不提防之,久而久之,也就在农历五月形成了一个节日。再次,午对应正南方的离火,阳气最盛。我们在明清古装戏中经常会听到这句话——“推出午门斩首”,午门就是皇宫的南门,大概是为了利用阳气镇压怨气。但是,五月五日,五、五重合,所谓“物极必反”,反代表死亡之日。

中国古人对“五月初五”避之犹恐不及的心态,和西方人对“黑色星期五”的忌讳有异曲同工之处。公元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美男子,Philippe le Bel)发出了逮捕法国境内全体圣殿骑士的密令,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13”+“星期五”,都是西方人眼中的凶兆,两者还重逢了,恐怕凶性会翻番,发挥1+1》2的效果?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老百姓迷信一次又何妨?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