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2020-02-10 02:15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特工与间谍的区别。
特工,是执行特殊任务的工作人员,俗称“特务”。而间谍是专门刺探消息、搜集情报的特工。
“谍”=“言”+“枼”。“谍”是一个形声字,言字旁,必能说会道。只会打打杀杀,顶多当保镖或杀手,不足以当间谍。《说文解字》曰:“谍,军中反间也。”三寸不烂之舌、高超的社交技巧是间谍的基本功。
不过,会吹牛、拉关系,还不足以当间谍。“枼”是古人用来书写的薄木片,所谓“竹简木牍”。也就是说,间谍不但要有如簧巧舌,还要有良好的文笔。
所以,很多间谍都是以记者的身份从事谍报活动,比如20世纪最伟大的间谍、号称“间谍之王”的理查德·佐尔格(Richard Sorge):
表面上,佐尔格是德国报社派驻中国、日本的记者;实际上,他是共产党员,是苏联情报部门安插在东亚的间谍。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其实佐尔格早就向苏联政府报告这一消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久之后,传闻日本有意在远东地区开辟战场,和德国联手夹击苏联,莫斯科因此陷入极度恐慌。佐尔格和他的同伴在分析了大量情报后,得出结论:“日本近期不会发动对苏战争;相反,日军主力将移师太平洋,在几周之内向美国开战。”由于佐尔格的准确判断,斯大林才敢将重兵集中于西线,全力保卫莫斯科,最终扭转战局。
佐尔格对其谍报才能充满自信,他的工作信条是:“不撬保险柜,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门却自动为我打开。”佐尔格曾说:“情报工作是一门综合学科,既要懂军事学和政治学,又要懂社会学和心理学,不然就不可能取得对人民有用的资料,这是一套征服人,使人甘愿把情报送上来的艺术,所以它又是艺术学。”
1965年,苏联为纪念佐尔格而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
邮票以红色背景衬托着一枚苏联英雄勋章,以及佐尔格的肖像
著名汉奸、汪伪政府76号特工总部副主任李士群,也有新闻媒体工作经历:
李士群,浙江遂昌人,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读书。当时,瞿秋白是上海大学的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李士群受其熏陶,在校期间加入中共。1927年,李士群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入学不久即被选拔到苏俄特种警察学校受训。这是一所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辖下的特务培训学校,李士群从此开启其特务生涯。后来有人认为,李士群其实和佐尔格类似,都是苏联情报部门安插在东亚的间谍。
1928年,李士群学成归来,在中共特科的一科工作。在特科期间,李士群一直以蜀闻通讯社记者的身份活动。1932年,李士群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很快就叛变,并加入中统,公开的身份是上海《社会新闻》杂志的编辑。南京沦陷后,李士群接受中统指令,潜伏南京,却与日本间谍川岛芳子勾结在一起。
丁默邨(左)与李士群
汪精卫投靠日本后,李士群策反老上司丁默邨,在日本人的指使下建立特工组织,以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作为特务活动场所。1939年9月5日,汪伪“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在上海成立,由周佛海任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默邨任副主任委员,李士群任秘书长。特务会下设“特工总部”,以丁默邨为主任,李士群、唐惠民为副主任。丁默邨表面上是“76号”的大老板,实权其实掌握在李士群的手里。
白洋以前讲过,丙戌日“盛产”特工。那么,啥样的八字最可能从事间谍工作?答案是:天干有“乙”字,或地支有“卯”字。
电视剧《记忆之城》朱今墨之原型、《隐形守护者》肖途之原型、《伪装者》明楼之原型、被誉为“东方佐尔格”、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的袁殊,是中共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间谍,八字起码有一个“卯”字:
1929己巳年,袁殊赴日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袁殊极具语言天赋,留日一年多,就能“讲一口极流利的日语”,“日本俚语、俏皮语、骂街的土语他都听得懂,而且所说的日语可令日人认为是本国人所说。”
袁殊曾对儿子袁龙说:“旧社会的新闻记者绝大多数都有政治背景,许多人都兼搞情报活动或作某个集团的喉舌以领取额外的津贴,纯正清白的记者极少或者没有,中外都是一样。”袁龙评价说:“尽管他从事过多年的新闻记者工作,在新闻学方面有建树,但在晚年,始终认为他毕生的事业是情报工作。”
当然,记者只是间谍的一种掩护方式而已。文笔再风流,不如一副好皮囊。
20世纪最著名的间谍之一、被称为近现代史上“谍报女王”的玛塔·哈莉(Mata Hari),1876年8月7日13:00出生在荷兰北部弗里斯兰省莱瓦顿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天干也有一个“乙”字:
1905年3月13日,玛塔·哈丽在巴黎首次登台演出,表演脱衣艳舞,一夜成名。《巴黎人报》如此评价:“只要她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便如痴如狂。”为何玛塔·哈丽如此大胆出位?因其命带三个“红艳煞”。
同时,玛塔·哈丽是一位周旋在法、德两国之间的“双料间谍”。法国反间谍部门指控她利用美色引诱军政要人,靠“枕边风”骗取军事机密,并多次将协约国军队的机密情报提供给德国的情报机构,造成5万法国士兵身亡,并导致多艘盟军舰船被击沉。1917年10月15日,玛塔·哈丽被以“叛国罪”的名义枪毙于巴黎郊外。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间谍内森·黑尔(Nathan Hale),1755年6月6日5:00出生于康涅狄格州考文垂的一个富有农场主家庭,天干有“乙”,地支有“卯”:
1773癸巳年,黑尔毕业于耶鲁大学,之后当了三年中学老师,因乙木可以取象为教鞭也。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黑尔参加北美人民组建的“大陆军”,1776丙申年升上尉。
大陆军统帅乔治·华盛顿急需了解英军的兵力和部署,要派遣一名间谍打入英军控制区刺探情况,黑尔自愿接受了这个任务。
由于没有接受过间谍培训,黑尔很快就被英军识破身份。1776年9月22日,黑尔被处以绞刑,年仅21岁。临刑前,黑尔留下了传诵至今的遗言:“我唯一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我的祖国。”(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lose for my country)。
黑尔在不经意之间成为美国“第一”间谍,美国中央情报局(简称“中情局”,CIA,CentralIntelligence Agency)因此在总部大楼前为黑尔树立雕像。
1938年-1946年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Bureau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副局长的戴笠,字雨农,阳历生日是1897年5月28日,天干也有一个“乙”字:
1919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军事学院,长期在美国海军服役,后来转行搞情报工作,于1947丁亥年出任美国中央情报局第一任局长的罗斯科·亨利·希伦科特(Roscoe Henry Hillenkoetter),与戴笠同年同月生,八字的前三柱只差一个字:
地支“巳酉合”,所以他们是军人出身的情报工作者。
有趣的是,戴笠和希伦科特的军衔也一样。
希伦科特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时,挂少将军衔。据1945年3月8日国民政府令:“陆军步兵上校孙立人、凌琦、戴笠、……晋任为陆军少将。此令。”可见戴局长也是少将。
另据1946年6月11日国民政府令:“故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应予明令褒扬,着追赠陆军中将,准照集团军总司令阵亡例公葬,并交部从优议恤,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示政府笃念勋劳之至意。此令。”而1956年4月,希伦科特晋升海军中将,8月成为海军监察长,1957年5月退役。可见希伦科特的中将军衔也属于“赠送”性质,或者说,是一个“安慰奖”。
当然,戴笠的业务水平比希伦科特高明多了,因戴生于丙戌日。至于生于丙寅日的希伦科特,因命带“学堂”,具有学术精神,晚年沉迷于探索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U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