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2023-09-05 08:52 广东
音乐人刀郎,本名罗林(因父亲姓罗,母亲姓林),1971年6月22日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八字的前三柱如下:
17岁那年,高中还未毕业的罗林离开资中县,来到内江一个歌厅,学习键盘乐器;两年后,罗林辗转来到成都、重庆、西藏、西安等地。后来,罗林在内江、成都一带的音乐厅里唱歌,组建了“手术刀”乐队,巴蜀笑星廖健当主唱,罗林做键盘手。
1991至1995年,罗林在海南唱歌,与几个乐手组成了“地球之子”乐队,仍做键盘手。在海南,罗林认识了新疆姑娘朱梅,于1995年随她到了新疆,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开始接触新疆民乐。在新疆漂泊时,罗林结识了当时同样不得志的袁树雄。
2001年,罗林出了一张流行和时尚音乐拼凑的专辑,只卖了2000多张。
2003年,《西域情歌》专辑上市,罗林从此以“刀郎”为艺名行走江湖。
2004年,刀郎发行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他终于红了。
未知刀郎的时辰,巧的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吉安·卡洛·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八字的前三柱和刀郎完全相同,极具参考价值:
刀郎与吉安·卡洛·梅诺蒂的人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1、他们的家族都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罗林一家四口,有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哥。罗林的父亲在文工团当灯光师,母亲在文工团当演员,小罗林基本是在文工团的后台玩耍。罗林有个懂音乐的舅舅,舅舅发现他也有音乐天赋,催促他学习乐器和编曲。也是因为舅舅的建议,罗林的父母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一部电子琴。
梅诺蒂的父母生了一大堆孩子,梅诺蒂排行第六。梅诺蒂家里做咖啡出口生意,但梅诺蒂的母亲伊内斯(Ines)很懂音乐,而且非常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确保她的孩子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乐器。梅诺蒂四岁上钢琴课,十一岁写了他的第一部歌剧。
2、他们都在十几岁的时候遭遇人生巨变,并因此漂泊异乡。
罗林15岁那年,哥俩打架,大哥负气离家出走,不幸死于车祸。或许是为了逃避,或许是因为对音乐的追求,一年后,罗林留下一张纸条,也离家出走,从此浪迹天涯。
梅诺蒂17岁时,父亲去世了,家族的咖啡公司也倒闭了,“This changed life radically for him”。1928年,梅诺蒂赴美。
3、他们的成名作,从脚本到音乐均由本人操刀创作。
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刀郎的成名之作,其中最火爆的作品,比如《冲动的惩罚》、《情人》、《2002年的第一场雪》,都是由刀郎作词、作曲并演唱。此外,刀郎还主导了MV的摄制工作。
2023年,刀郎凭《山歌寥哉》专辑翻红,刀郎担任专辑制作人,《罗刹海市》由刀郎作词、作曲并演唱。
至于梅诺蒂,“Menotti writes his own librettos, provides his own orchestration, and directs the production of his works”,可见他同样包办了词曲创作,是自己作品的总导演。
4、他们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格,背井离乡之后成就鼎鼎大名。
四川人罗林如果没有认识新疆姑娘小朱,而且随她去了新疆,未必能接触新疆民乐,恐怕不会推出《西域情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两张“新疆风味”十足的专辑。甚至罗林的艺名“刀郎”,也极具新疆范儿——切糕,你懂的。当然,你也可以联想到《双旗镇刀客》,反正都是西北风味,异域风情。
同理,意大利人梅诺蒂如果不去美国,也不可能成为20世纪歌剧界的领军人物。
1950年3月1日,梅诺蒂最著名的歌剧《领事》(The Consul)在费城上映,又在百老汇演出,共演出269场。《领事》在艺术上、商业上都大获成功,并为梅诺蒂赢得了戏剧评论家奖(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和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
1955年,梅诺蒂凭《布利克街的圣徒》(The Saint of Bleecker Street)再获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梅诺蒂因此被誉为现代歌剧中最伟大的作曲家兼词作者之一。一个意大利人通过创作歌剧而成为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这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5、他们都是八方学艺,兼收并蓄,最终融会贯通,成为集大成者。
刀郎的《罗刹海市》,歌词引发热议,其音乐旋律也是可圈可点,唢呐+管弦乐,这种中西合璧的组合,别有一番风味。
梅诺蒂的歌剧比他那个时代的任何其他歌剧都广受欢迎,他成为顶级歌剧作家并非偶然。他的作品,“继承意大利的歌剧传统,既具有富于表现力的曲调,又能使之适应美国歌剧舞台的特殊要求和由于时代变化而变换的风格,因此能做到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