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工作室 Uncategorized “蛇精”转世的韩世忠

“蛇精”转世的韩世忠

 白洋2025年01月31日 09:30广东

宋朝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的韩世忠,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

学界一般认为,韩世忠是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

另据《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

又据南宋参知政事、礼部尚书赵雄撰写的《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简称《韩忠武王碑》):“王讳世忠,字良臣,姓韩氏。韩氏本古列国后,为秦所并,子孙自韩原渡河散居延安,以国为姓。故王世为延安人。曾祖讳则,居乡以义侠闻。家故饶财,赈贫药病,多所全活。既没,有异人指其所葬地曰:‘代代当生公侯’。后以王贵,赠太师、楚国公”。

韩世忠的长子韩彦直(1131年-?),字子温,是南宋著名农学家,政治家。据《绍兴十八年同年小録》记载,“韩彦直,本贯延安府肤施县乌水乡强远社,祖为户。”

肤施,旧县名。宋朝起,延安府的首县就是肤施。民国时期,撤裁州府,实行省县直辖,废延安府,将肤施县改为延安县,但民间习惯将延安县叫肤施县。严格讲,韩世忠的祖籍是延安。

宋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090年1月26日),韩世忠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韩忠武王碑》记载了韩世忠出生时的奇景:“始震之夕,有光芒出屋间,乡邻以为火,各具绠缶驰救,至则闻王生,皆异焉。就襁褓辄流瞬,瞬则目光如电,楚国荐惊,而心奇之。少长,风骨伟岸,尚气节,能骑生马驹。”

宋韩忠武公世忠年谱》(王云五主编、邓恭三著)

据南宋朱熹李幼武撰写的传记《宋名臣言行录》:“世忠既贵,与将吏骑马出郊,喜坐于浅草间。世忠语急而声厉,每言则吐舌,或谓是蛇精”。韩世忠当官后,与部下郊游时,下马之后喜欢找一片草地,席地而坐。他的语速很快,嗓音很大,而且每当开口说话都喜欢吐一下舌头。后来有人根据他“喜坐于浅草间”、“语急而声厉”、“每言则吐舌”、“属蛇”这四个特点猜测,韩世忠有可能是蛇精转世

曾有算命先生预测韩世忠将来能位至三公,而当时的韩世忠只是一个“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的小混混。韩世忠以为这人是在消遣自己,将其痛打一顿。据《宋史》:“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

算命难啊,算不准挨打,算得太准也挨打!

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北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按档次,三公相当于如今的政治局常委,是正国级高官。

未知韩世忠的时辰,白洋猜测他最可能出生于乙亥时。

《渊海子平》论“时上一位贵格”时,提到一个“庄尚书”的八字:

辛巳、辛丑、己卯、乙亥”,与韩世忠命造有几分相似之处。

不过,如果按乙亥时论命,韩世忠的八字属于特殊的“时上七杀”格局——“从杀格”。

崇宁四年(1105乙酉),韩世忠应召入伍,编入延安府的军籍,抵御西夏。《宋史》:“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在北宋时期,韩世忠最著名的事迹是生擒方腊。宣和三年(1121辛丑年)四月,方腊在石洞中躲藏起来,由于石洞极为隐蔽,官军“莫知所入”。四月二十七日,在宋军中任裨将的韩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

韩世忠的功劳被童贯部将辛兴宗夺去,“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直到右军都统制康炯(别名杨惟忠)回朝奏明此事后,“别帅杨惟忠还阙,直其事,转承节郎”,韩世忠才被转授承节郎(宋徽宗时期,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五十一阶为承节郎)。

靖康元年(1126丙午年)冬,宋钦宗派人带蜡诏到相州,拜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十二月初一日,赵构开大元帅府于相州,广招兵马。宋钦宗赵构尽发河北兵救援,但赵构却向东移师至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

靖康二年(1127丁未)二月二十三日,赵构一行退到济州,各路宋军和义军继续前来投奔,其中有东道副总管朱胜非(南宋初年任宰相)、前军统制韩世忠、侍卫马军都虞候刘光世等文武官员。此时大元帅府的军队人数号称百万,赵构集团初步成型。

靖康之变后,开封城陷,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俘虏。赵构到达济州(今山东巨野),随行的大臣们劝赵构重建宋朝,韩世忠也率所部到达济州,加入拥戴赵构为帝的行列。四月,韩世忠扈从赵构到达南京。赵构在南京登基,是为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韩世忠凭从龙之功被授予光州观察使(宋于诸州置观察使,仅为武臣准备升迁之寄禄官,实系虚衔)、带御器械(隶属于皇城司,旧称为御带,因特许宫内带剑佩弓入内殿近侍,亦即民间所谓“御前带刀护卫”)。

韩世忠年长岳飞15岁,北宋灭亡的时候,岳飞是“武翼郎”(第四十二阶为武翼郎),而1125乙巳年韩世忠官拜“武节郎”(第三十八阶为武节郎),级别高不了多少。也就是说,韩世忠的甲戌运,官运不太顺。因为韩世忠五行忌火,而“戌”为火库。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戊申),韩世忠升为定国军承宣使(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承宣使代行职务,仅为武臣加官虚衔),率部属跟随宋高宗南逃至扬州。不久,韩世忠被召回,任鄜(fū)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驻于淮阳。

1129年之后,韩世忠大运走癸酉、壬申,廿年金水运,财生杀,官运亨通。

建炎三年(公元1129己酉)二月,金人攻扬州,宋高宗仓皇渡江出逃,御营司都统制王渊与内侍康履护驾至镇江,人心不稳,军心动摇。当时刘光世张俊韩世忠杨沂中等将领分守各地,只有苗傅的军队护卫在杭州的赵构苗傅刘正彦发动“苗刘兵变”(又称刘苗之变明受之变),诛杀王渊康履,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两岁的皇太子赵旉

张浚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联名传檄天下勤王,苗、刘闻讯大为惊恐,被迫接受朱胜非冯轓的提议,率百官奏请赵构复辟。勤王军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人入城后,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痛哭,并请求他除掉叛军。苗傅刘正彦率军逃亡,刘正彦韩世忠擒获,苗傅也被押送至韩世忠处。

王渊韩世忠有知遇之恩,韩听闻王被杀,大恸,举酒酹神曰:“誓不与此贼共戴天!”韩世忠积极参与平定“苗刘兵变”,一半是为了给老领导报仇。

赵构封赏平乱功臣,封韩世忠为少保、武胜、昭庆两镇节度使,御书“忠勇”赞扬其忠心,另外封其夫人梁氏(亦即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生卒年不详,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为护国夫人。据《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宋纪一百五》:武胜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韩世忠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赏平苗、刘之功也。帝遣使赐世忠金合,且御书“忠勇”二字表其旗帜,又封其妻梁氏为护国夫人,给内中俸以宠之。将臣兼两镇,功臣妻给俸,皆自此始

当时,张浚韩世忠率部进至秀州,阻止兵变。苗傅得到消息后,打算扣押梁红玉及儿子为人质。宰相朱胜非隆祐太后密商,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这里商量妥当,朱胜非就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智商欠费的苗傅听后大喜,认为是一条好计,立即派梁红玉出城。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跨上马背,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韩世忠在了解情况后,当即会同张浚张俊,带兵平定了苗刘兵变。

梁红玉因为在平定叛乱中立下殊勋,被封为护国夫人,并被赐爵禄。根据宋朝祖制,女性严禁干政,但南宋朝廷为她网开一面,从此开创了后世功臣妻给俸制度。

此次平乱,确立了韩世忠在南宋将领中的名声和地位。赵构为了进一步笼络韩世忠,又给他的原配和两个妾封了夫人。据《韩忠武王碑》:“(韩世忠)娶白氏,秦国夫人;梁氏,杨国夫人氏,秦国夫人;周氏,蕲国夫人。”按宋制,宰相,使相、三师、三公,王,侍中,中书令之妻封国夫人。一门四夫人,世所罕见,恩宠之隆,无以复加。

特别的是,除了结发妻白氏梁氏梁红玉)、茆氏(一作茅氏)、周氏皆是娼妓出身。茆氏本是杭州名妓吕小小,因事下狱,为韩世忠救出;而周氏原为妓女,后为赵叔近之妾,赵叔近张俊所杀,张俊周氏献给上司王渊,王渊不受,赠与韩世忠

公元1130(庚戌)年(宋建炎四年,金天会九年),宋军在长江黄天荡(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东西水域截击金军,史称“黄天荡之战”。据《宋史》:兀术将入侵,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世忠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完颜宗弼率金军退入黄天荡,企图从此处渡江北逃。黄天荡是江中的一条断港,早已废置不用,只有进去的路,没有出去的路。韩世忠见金军误入岐途,就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待金军进去之后,立即率兵封锁出口。完颜宗弼率金军被困于黄天荡内,进退无门,被韩世忠以八千军队围困号称十万的金军长达四十八天。据《宋史》:“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帝凡六赐札,褒奖甚宠。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国家博物馆所藏“中兴四将图”。右起:刘光世(追封“鄜(fū)王”)、韩世忠(追封蕲(qí)王”)、张俊(追封“循王”)、岳飞(追封“鄂王”)。

黄天荡之役后,宋金形成相持局面,战争进入拉锯战阶段。岳飞驻守荆襄、吴玠驻守川陕,韩世忠驻守两淮,是南宋最为倚重的三大主帅。绍兴三年(1133癸丑),谏臣常同认为:“今国家所仗,惟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将之兵耳。”韩世忠在中兴四大将中资格最老、功劳最大。邓广铭在《韩世忠年谱》中说:“南宋中兴诸将,举世以韩、刘、张、岳并称,就中忠贞之节,武穆为最;功业之伟,则当推蕲王。”

绍兴十一年(1141辛酉),岳飞被杀;十月,韩世忠以太傅、醴泉观使、奉朝请、福国公的官爵致仕,仍兼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

韩世忠晚年喜好释、老,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表示思念沦于金朝统治的故土。自致仕以后,他闭门谢客,时常骑驴携酒,带一两名仆人,纵情游览西湖。

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秋,韩世忠病重,上表辞官,“是年八月四日,薨于私第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三”。辛未运之辛未年,岁运并临也,而且“未”是木之墓库

韩世忠的身后事极尽哀荣,“二十一年八月薨,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

元人脱脱等主编的《宋史》称: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https://mp.weixin.qq.com/s/FDf4NCbl0XWuepR6dLqPFg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