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有一种叫做“遥感”的探测技术,能在远离目标和不接触目标物的条件下对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其实,玄学中的“望气”术,也有类似“遥感”的功能。
比如《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记载的李陵兵败之事: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
李陵乃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他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三万匈奴骑兵作战,寡不敌众,兵败。汉武帝本来盘算着:李陵如果回不来,能战死沙场,也好。但战场与朝廷相隔千里之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未知李陵吉凶。于是刘彻就把李陵的母亲及妻子召至宫中,请相士观察一下李陵家属的面相。相士说,“无死丧色”,认为李陵没死。后来,李陵投降匈奴的确切消息传回汉朝,汉武帝震怒,夷灭李陵三族。
所谓“死丧色”,比如某个人已死,他的直系亲属的脸上必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晦暗气色。从此可见,西汉的相术已经相当高明,不仅能预测当事人的吉凶祸福,还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遥感”千里之外的信息。
李陵的爷爷李广也找过高人看相:
“广与望气王朔语云:‘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余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这个汉朝的王朔,和当代作家王朔同名,史书中对“汉王”的记载只有寥寥几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此人善于“望气”。
“望气”一词,在汉史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比如《史记·项羽本纪第七》:“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不过,是谁“望”出了刘邦的“天子气”,书中并未提及。
《明史》也提到了“望气”之术:
“宣德初,(忠彻)睹帝容色曰:‘七日内,宗室当有谋叛者。’汉王果反。尝坐事下吏罚赎。正统中,复坐事下吏休致。二十余年卒,年八十有三。”
袁忠彻乃《柳庄神相》作者袁珙之子,尽得其父相术之精髓。袁忠彻还分析过曾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的于谦的相格,认为于谦“目常上视,法曰望刀眼”。于谦后来死于“夺门之变”,被明英宗判了个“斩立决”。
无论四柱八字、紫微斗数,或者七政四余,甚至西洋占星术,都有一套相当完善的理论(或口诀)。但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预测者的水平各有高低而已。和生辰算命相比,面相和风水必须懂得“望气”,因此对学者之天分的要求要高得多。
比如袁珙学习相术的过程就相当艰辛:“珙生有异禀,好学能诗。尝游海外洛伽山,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从中可知,袁珙是走“命相合参”的路线,八字与相学交互验证,于是“百无一谬”。
“望气术”更多时候用于风水学,所谓“寻龙点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可见点穴之难。因此,历史上能留下名号的相学大师或者风水大师极少,就是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