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2019-11-12 00:22
《渊海子平》论“日刃”:
“日刃与阳刃同,日刃有戊午、丙午、壬子也。
与阳刃同法,不喜刑冲破害,不喜会合,兼爱七杀,要行官乡便为贵命。
若四柱中一来会合,必主奇祸。
其人目大须长,性刚果毅,无恻隐慈惠之心,有刻薄不恤之意。
且如葛参政命:壬申、壬子、戊午、乙卯。戊日刃在午,喜得乙卯时,正官制伏去了,所以为福也。”
《三命通会》:“阳者,阴阳之阳,刃者,刀刃之刃,即禄前一位,言旺越其分,故险。”
《三车一揽》:“羊,言刚也;刃者,取宰割之义。禄过则刃生,功成当退不退,则过越其分,如羊之在刃,言有伤也。”
壶中子云:“凡人有禄,必赐刃以卫之,此其义也。”
刃=刀口、刀锋、利器也,而日支=腰腹部,因此,日刃之取象,好比腰间挂了一把刀。刀剑乃兵器、凶器,不能随便携带。比如韩信落魄之时,逛街也带刀佩剑,自以为很酷,结果惹来“胯下之辱”。
一线官兵则不同,时刻都在战斗状态,刀剑不可离身。而戊午、丙午、壬子这三日,命带刀剑,“盛产”战将也就是顺理成章之结果了。
一、戊午日
1、张发奎
张发奎,客家人,又名逸斌,字向华,出生于广东韶关始兴县,据说祖先来自河南中州,系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后裔。
张发奎这个名字,如今已经很少被人提起,也是一个被遗忘了的历史人物。但是,在1920年代,张发奎是叱咤风云的军界大佬,叶挺、贺龙、叶剑英、林彪、聂荣臻、陈毅、张云逸、周士第、郭沫若等人都曾是他的下属,因张发奎素来亲共,即使明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亦用人不疑。
据《张发奎口述自传——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回忆录》:“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96年9月2日),我生于粤北毗邻江西省的始兴县清化乡矮岭村(今隘子镇彩岭村)。我父亲叫我翼斌。”可知张发奎八字之前三柱如下:
1912年(民国元年),张发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相对于1912年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陈铭枢,张发奎的学历显然含金量不足,陈铭枢曾因此刁难张发奎。不过,正如《韩非子·显学》所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张发奎因战绩辉煌,步步高升。
1922年,张发奎在孙中山手下任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第三营营长,另外两个营长是薛岳、叶挺。1925年8月,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随后张发奎任旅长的独立旅扩编为第十二师,年仅30岁的张发奎正式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师长,从此与时任第十师(前身是粤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一旅)师长的陈铭枢平起平坐。1926年7月,第四军十二师、第十师和叶挺独立团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参加北伐。
叶挺在北伐战争名扬天下,但很多人不知道,张发奎曾是叶挺的好友、同学兼同事,正是张发奎把叶挺挺拔为十二师三十四团的团长。1926年5月,三十四团被改编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进军湖南。8月26日,汀泗桥战役正式打响,张发奎令黄琪翔的三十六团渡水偷袭敌后。翌日拂晓,张发奎亲率三十五团及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奋勇冲杀,拿下汀泗桥。8月30日,张发奎所部攻克贺胜桥。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
在北伐路上,盘踞着三大军阀:直系军阀吴佩孚、“五省联军”孙传芳,还有奉系张作霖。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的开局之战,而且是一场硬碰硬的血仗,此战沉重打击了吴佩孚,其惨烈程度和打垮孙传芳的龙潭战役不相上下。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汀泗桥对任何由南向北攻击的军队来说都是难以攻陷的。在1921年湘鄂军阀内讧时,(赵恒惕率领的)湘军终以天堑不能飞渡,损兵折将退回湖南。毫无疑问,汀泗桥战斗是北伐战争中决定性的一仗(吴佩孚守汀泗桥的精锐部队中,3个团长战死,39个连长死剩5个,士兵死伤过半)。设若我们拿不下汀泗桥,吴佩孚就会避免失败的命运。这场战役理应名垂青史。”
1927年1月,第十二师扩编为第四军,张发奎凭显赫战功晋升为第四军上将军长,黄琪翔因汀泗桥的突出表现升副军长。武汉粤侨联欢会赠“铁军”盾牌一块,以纪念四军的功绩,可见张发奎是当之无愧的“铁四军”军长。3月,张发奎兼任十一军军长(陈铭枢的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任军长,后被短暂免职,由张发奎兼任军长)。3月中旬,国民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张发奎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第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司令官;6月,张发奎升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同时升任第十一军副军长)。此时的张发奎,位高权重,炙手可热。
从左至右:叶挺、张发奎、郭沫若、陈铭枢、黄琪翔
不过,张发奎的好运随着8月1日的南昌起义戛然而止。1928年,张发奎走到庚子运,子午冲刃,几经浮沉,终于心灰意冷,沦为政坛看客。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发奎复出,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1938年,张发奎走到辛丑运,任第二兵团总司令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但张发奎有职衔而无实权,而且敌我兵力、火力相差悬殊,战事并不顺利,且战且退,不复当年之勇。张发奎战后曾有感而发:“讲句真话,我们从未取得一次胜利,只是延宕了敌人的前进……从一个军人的观点,我认为(抗日战争)谈不上英雄史诗,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张发奎为人率直耿介,他带头冲锋时不用口令,喜欢骂粤语粗口——“丢你老母!”下属官兵也齐声高喊——“丢你老母!”前仆后继地冲向敌人。粗言秽语虽然不堪入耳,但对于鼓舞士气,却颇有奇效,也是一段佳话。
2、关羽
民间传说,关公的八字为四个“戊午”:戊午、戊午、戊午、戊午,其实这是一个伪造的八字。
韦千里在《呱呱集》中提到关羽的八字:“庚子、甲申、戊午、庚申,此为关圣帝君真造。三奇顺布,四柱纯阳,至大至刚,乃文乃武。其实精华所在,为一午火阳刃耳。……有谓帝造为四戊午者,查戊午乃灵帝‘熹平’三年,是年芒种后,小暑前,并无戊午日,乃更安有戊午时耶。昔粤中某富家子,其命造为:戊午、戊午、戊午、戊午。人誉与关帝为同造,公侯可期。子亦自许不凡。迄后家道中落,卖卜江湖,偶游黄鹤楼头,遇一老道,为人论命,子往请益。老道振笔直书十六字予之,词曰:‘生在北方,拜相封王,生在南方,与我同行’。”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关羽、张飞的评价值得参考:“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刚而自矜”这评语,倒是很符合“性刚果毅,无恻隐慈惠之心,有刻薄不恤之意”这句口诀。
3、张啸林
旧上海黑老大,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滩“青帮三大亨”的张啸林,也生于戊午日:
张啸林,原名“张小林”,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名字就叫大林。张小林长得一副虎相,生肖又属虎,乳名便叫作阿虎。
在老上海三大亨中,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张啸林确实“善打”,或者说,他除了会打架,一无是处。他早年只是一个混混,凭借五大三粗的身材,在街头混战中起码不落下风。后来他觉得这样瞎混也不是长久之计,打算报考浙江武备学堂,就找了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测字先生,报出姓名和生辰八字,希望取一个吉利的名字,从此改头换面,出人头地。
那位先生认为,既然张啸林乳名叫阿虎,时辰又是寅时(寅=虎),那么官名应该叫“寅”。而小名叫“小林”,虎在林中咆哮,可取“啸林”为号,暗含“虎啸山林,威风凛凛”之意。张啸林天性爱逞强,这番解释可谓正中下怀,从此改名张寅,号啸林。
浙江武备学堂是为清军培养下级军官的地方,张啸林被招录为第四期的学员后,系统地学习了武术和射击,而且与张载阳、周凤岐、夏超等后来在军界呼风唤雨的潜力股成为好朋友。
1920年代,张啸林凭借好勇斗狠以及军界人脉,与黄金荣、杜月笙合股开设三鑫公司,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鸦片集散地。
其实,张啸林的官瘾很大,混黑道只因走投无路。上海沦陷后,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目的也是想当大官。1940年8月11日,张啸林与周佛海、陈公博及日本人会面,接受了汪伪政府浙江省省长的委任状。14日,张啸林就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击毙于张公馆,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因张啸林八字缺水,贵气不足,书云:“大贵者用财不用官”,此之谓也。
二、丙午日
1、左宗棠
《造化元钥》收录了左宗棠的八字:
“壬申、辛亥、丙午、庚寅。
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寅时。
左文襄公宗棠命:丙午日坐阳刃,壬煞临生得禄,煞刃两停,取寅宫甲木为用,早年壬子癸丑困顿,入甲寅乙卯东南运,封侯拜相,宜哉,官至总督,封恪靖侯。”
左宗棠不但本事大,脾气更大。据《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父观澜,廪生,有学行。宗棠,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顾谓所亲曰:‘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
左宗棠克复杭州战绩图
光绪七年(1881辛巳)10月,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此时,湖广总督是安徽六安人涂宗瀛。《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五》:“御史陈启泰劾宗瀛务封殖,仍下玉麟按覆,玉麟后白其诬。时左宗棠督江南,欲规复淮盐、减川引,宗瀛以减川增淮,关川省数十万盐丁运夫生计,因抗疏力争”。
有趣的是,《造化元钥》也收录了涂宗瀛的八字,与左宗棠仅日支不同:
“壬申、辛亥、丙寅、庚寅。
嘉庆十七年十月廿七寅时。
涂宗瀛命:壬水当旺,更得财生,取寅宫甲木为用,位至总督。”
更有趣的是,涂宗瀛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中举,之后的会试成绩和左宗棠一样——名落孙山,终身只是一个举人。而且,涂宗瀛与左宗棠都是大器晚成之命。左宗棠发迹于咸丰二年(1852壬子),涂宗瀛起步更迟,直到同治元年(1862壬戌),五十知天命的涂宗瀛终于遇到了贵人曾国藩,“曾国籓督两江,檄主军糈,累保授江宁知府。”
不过,涂宗瀛从未领兵打仗,晚年更刊书立说,因命无阳刃,而日支=丙寅,命带“学堂”之故。
2、刘铭传
《造化元钥》收录了淮军名将刘铭传之命,也是日刃格:
“丙申,丙申,丙午,丙申。
道光十六年七月廿五日申时。
刘铭传命:煞刃格,日元有气,用财生煞,位至总督。”
有趣的是,刘铭传和张发奎都出生于丙申年七月廿五日,虽然刘铭传的日元和张发奎不同,但四柱八字起码有五个字相同,而且他俩的大运走势也相似。更有趣的是,他们早年都当过“山大王”。
刘铭传的己亥运,运气也和张发奎类似,都胜仗连连,所向披靡。1864甲子年,刘铭传“擢直隶提督”,年仅28岁。
庚子运,子午冲刃,和张发奎一样,刘铭传也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867丁卯年,亦即庚子大运的第一年,“西捻平,锡封一等男爵”。高兴劲还没过,刘铭传从马背摔下,昏厥了一个月,直到服了李鸿章从紫禁城求来的通窍丹才苏醒。尹隆河一战,以怨报德的刘铭传得罪了全体湘军将士,湘军与淮军的派系矛盾公开化,刘铭传只好“引病乞罢,归里”,从此长期赋闲在家。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终于被大清帝国重新启用。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诏起铭传,加巡抚衔,督台湾军务”,刘铭传成为首任台湾省巡抚。
3、胡林翼
徐乐吾在《造化元钥》中收录了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称“同治中兴四大名臣”的胡林翼八字:
“壬申、丁未、丙午、丁酉。
嘉庆十七年六月初五日酉时。
胡文忠公林翼命:丙午日坐阳刃,透丁,申宫得禄之金,生起壬水,煞刃相合,正所谓阳刃合煞,威耀万里也,位至江西巡抚,至亥壬运,煞旺复行煞地,建业立功处,死于刀刃之下,殉职洪杨之难。”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年)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咸丰四年(1854甲寅)春,胡林翼“擢贵东道”,出黔,抗击太平军;7月,升四川按察使。1855乙卯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1856丙辰年,胡林翼克复武昌,实授湖北巡抚,加头品顶戴。1858戊午年,胡林翼因调度有方,赏太子少保衔。1861辛酉年8月,清军攻克安庆,曾国藩推胡林翼为首功,加太子太保衔,世袭骑都尉。
中国人讲究排座次,至今有人为胡林翼鸣不平,认为胡才是湘军的领军人物。可惜胡林翼短命,未能尽显才华。“闻文宗崩於热河行在,大恸呕血,八月,卒”,胡林翼还没来得及更换顶戴花翎,竟然吐血而死了。
4、多铎
根据《星源集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多铎,“甲寅年二月二十四日戌时生”,排出八字如下:
多铎是多尔衮之同母弟,曾为满清夺取中原立下汗马功劳,被乾隆帝称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多铎杀人如麻,终究斗不过瘟疫,年仅三十六岁即染天花而死。
5、郭松龄
1925年在冯玉祥支持下起兵反张作霖,后兵败被俘遭处决的郭松龄,也生于丙午日:
丙午日=日刃格,书云:“不喜刑冲破害,不喜会合,兼爱七杀,要行官乡便为贵命。”子、辰合水局而透癸水,官星可用。杀刃成格,多任武职,按族谱,郭家又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后人,因此郭松龄也顺理成章地穿上了军装,1906丙午年入读奉天陆军速成学堂。
癸丑运之后,一直是金水之旺地,财旺生官,郭松龄因此结识张学良。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任为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不久又被委任为第八旅旅长。
八字的缺陷在于子午冲刃,暗藏杀机。1925乙丑年,手握七万大军的郭松龄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事后却被冯玉祥出卖,又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郭军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奉军逮捕,随即被枪杀,惨遭曝尸三日。因大运走壬子,杀旺于刃,且丙火之刃冲壬水之刃,刃格最忌刃冲刃。
6、毛仲芳
《造化元钥》收录了辛亥革命功臣毛仲芳之命:
“戊子,丙辰,丙午,庚寅。光绪十四年二月廿四日寅时。毛仲芳命:寅午会局,身旺,用戊土泄火气,为食神生财格。”
1911辛亥年,上海光复,沪军都督府成立,陈其美被推为沪军都督,年仅23岁的毛仲芳为海军部部长。
丙日刃在午,最忌子运,1936丙子流年,申子辰合水局,子午相冲,因此毛仲芳“又染虐疾,终一病未起”。毛仲芳病逝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海军上将。
三、壬子日
1、蒋作宾
《造化元钥》收录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外交官蒋作宾的八字:
“甲申、丙寅、壬子、庚戌。
光绪十年二月初六日戌时。
蒋作宾命,甲丙并透,庚金出干,贵为陆军部长。”
蒋作宾是辛亥革命元老重臣,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后又受孙中山、黄兴之托,在北京政府内续任陆军次长。孙中山逝世后,蒋作宾继承其遗志,积极参加北伐。1926年北伐时,蒋作宾先后任江西、湖北宣抚使,从此当上外交官。北伐胜利后,蒋作宾被任命为驻德奥公使。1931年,蒋作宾被从德国召回,转任驻日公使(后为大使)。但是,弱国无外交,出使日本四年,耗尽了蒋作宾的心血,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
1941年12月24日,为官多年,一直两袖清风的蒋作宾在忧虑之中病逝于重庆,终年五十八岁。1943年6月12日,蒋作宾被追赠为一级陆军上将军衔。
2、张学良
《造化元钥》收录了张学良的八字,也生于壬子日:
“辛丑、癸巳、壬子、庚子。光绪廿七年四月十七日子时。张学良命:劫印化晋格,晋化土也,四月火土当旺,而金水反弱为强,格局之奇,同于永乐,一生事业,出于荫庇,火土为当旺之神,变忌为喜,大贵奚疑,惜运行北方,火土不得地,不免数奇之叹也,(此造一云己酉时,据接近张氏者谈,曾面询之,确是庚子时。”
很多人都认为张学良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不过,在《张发奎口述自传——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回忆录》中,张发奎对张学良评价很高,值得参考:
“1927年6月7日,我和一些参谋与一个骑兵连离开开封去郑州。一到就看到张学良致国民革命军的函件,他希望我们不要毁坏郑州附近跨越黄河的铁路大桥。这座桥正由一位比利时籍工程师管理。从军事的观点,张学良应该炸毁这座桥以阻止我军追击撤退的奉军,但是,他顾及整个国家利益。他信中还说,希望把他留下的大量麦子分给贫民。我感到此人头脑清醒,置国家利益于他个人利益之上。奉军的军纪不坏,张学良是足智多谋的。他原先以为河南守得住,所以构建了防御工事,临颍尤其坚固。尽管外传他是‘太子爷’,他还是能干的将才。”